close

除了經常運動的人會因打球時彈跳動作落地不慎腳踝扭傷之外,一般人生活中上下樓梯或是走路 (尤其是穿著高跟鞋的女性)也會因為踩踏不慎造成腳踝扭傷(俗稱的翻腳刀,年輕人又叫翻船)。

發生這種狀況時,常見的錯誤處置就是自以為腳踝脫臼,又跑去給國術館處理,試圖「喬」回來!結果只會越喬越腫!

事實上,腳踝扭傷時通常是傷在外側,腳踝外觀上看起來會腫脹甚而有瘀青的現象。這是因為腳踝外側的三條韌帶 – 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、後距腓骨韌帶已經有了撕裂傷,甚至斷裂,內部開始出血造成血腫。通常是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這鄭本岡兩條韌帶的傷勢會較為嚴重。

因為原本負責固定關節的韌帶撕裂傷,關節會有鬆動的感覺,才會容易誤以為是脫臼。

鄭本岡表示其實只要依照外科傷害處理的PRICE原則處理,就能確保日後不致有其他後遺症。

”P”rotection-保護腳踝,受傷當場立即停止動作,並保護腳踝不再受傷害;

”R”est-休息,讓受傷的腳踝休息;

”I”ce-冰敷,以冰敷來幫助腫脹部位消腫;

”C”ompression-壓迫,適度的包紮來避免腳踝繼續腫脹,也能提供腳踝穩定保護的作用;

”E”levation-抬高,把腳踝抬高至比心臟高的高度,可減少血液流向腳踝,避免持續腫脹。

當然,若是嚴重扭傷,建議還是要到骨科確認是否有骨折,排除骨折之後。可以依照韌帶撕裂傷嚴重程度,用活動式石膏、彈性繃帶或是現在很流行的肌貼固定腳踝(圖三)。

重點中的重點就是—「不要再用傷腳走路」,一定要聽醫師囑咐用拐杖走路!因為受傷的韌帶會長出結締組織,自我修復。這個過程大概是三到四週。即使你去推拿,敷中藥,而且在這段期間還是用傷腳去走路,你也是一個月後慢慢恢復,能夠走路,甚而跑步。

但若持續用傷腳走路,韌帶在經常一閉一合的情況下重新生長,長出來的韌帶會是鬆弛的,穩定關節的力量不足,日後就很容易再次扭傷。

有習慣性腳踝扭傷的人去回想受傷的過程,通常第一次是最痛的,但因為復原的過程還是用傷腳走路,韌帶變鬆了,很容易又再次扭傷,但再次扭傷就似乎像第一次那麼痛了,到第三次扭到,韌帶已經變得很鬆沒有支撐功能,扭到時也不是那麼痛了。

但是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,腳踝的運動表現已經大不如前,跑步時會很容易再次扭傷,走在不平的沙地、石子路時也會不自覺的擔心腳扭傷,而變得小心翼翼。若是運動員到了這種地步,運動表現一定是大不如前!

若想要恢復原先的運動表現,只能做韌帶重建手術!通常是切一段腓長肌來做韌帶重建,或是以Shrink收縮手術來縮短韌帶。

總之,這種幾乎人人都有機會遇到的腳踝扭傷運動傷害,除了依照PRICE原則處理之外,最重要就是不要去推拿!一定要用拐杖走路!才能讓韌帶自然順利重新生長出原本長度的韌帶,再經過復健後一定會恢復原來的功能!

文/鄭本岡醫師

文章來自

彈跳翻船、踩高跟鞋拐到,別急著找國術館「喬」!骨科醫師提供緊急處理5字訣

(健康醫療網/記者林怡亭報導)

又見殞落小生命! 勿奪兒童生存權

日前台北市不幸發生2歲童疑似遭21歲親生母親活活餓死的憾事發生。不禁感嘆又有一個來不及長大小生命,尚未感受到這世界的美好,就如同流星瞬間殞落。家扶基金會呼籲,「生存權」是每一位兒童最基本的生存權利,孩子不是國家或父母的私有財,任何人應該好好照護其成長。但遺憾的是孩子往往受限於表達能力欠缺,只要主要照顧者稍沒留意,就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。

父母有責任 確保兒童健康發展

兒童權利公約第27條中明訂「父母或其他對兒童負有責任者,於其能力和經濟條件許可範圍內,負有確保兒童發展所需生活條件之主要責任。」關於幼兒發展追蹤及健康檢查,是父母重要且基本的親職照顧認知。以案例中兒童幼齡兩歲的年紀,正是身體發展及行為變化最快的時期,成長階段還需仰賴家庭中主要照顧者的細心照料,才有良好的發展。而母親及其同居人甫成年,親職知識明顯不足,導致憾事不幸發生。

人人提高機警性 避免不幸事件重演

再幾天就是聯合國兒童人權日,家扶長期致力於兒少關懷,努力建立兒少安全網絡,不斷呼籲民眾,不論你是左鄰右舍,或兒少生活圈中的相關人士,平日都應要主動關懷,這些家中有兒少的家庭,不要忽略關於孩童的突發異常事件,若發現疑似兒虐情況時,應主動進行通報,避免不幸事件再次重演。

兒少被虐零容忍! 守護孩子平安成長

家扶基金會提醒,我們應給予兒少更多重視,預防不當對待孩童的事件發生;保持關心,觀察孩童是否有不尋常行為,並教導他們保護自己;也須用心傾聽孩童的聲音,鼓勵表達心理感受;發現周遭孩子有異狀,主動詢問、適時通報、與網絡合作、居安思危,鄰居、社區商家一起來,共同防範任何傷害兒少的風險。唯有對兒少被虐採取零容忍態度,才能讓孩子平安成長。

許孩子一個無暴力的未來

任何一件令人遺憾的社會事件的發生,都讓我們再多一層省思。只有多一分關懷與協助,才能少一件憾事發生。家扶希望社會各界一起重視這些年幼、無反抗、無求救能力的孩子們,唯有你我共同預防,才能有效減少兒少受虐情事發生,給孩子們一個無暴力的未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蘭毛芯沉香 的頭像
    蘭毛芯沉香

    蘭毛芯沉香

    蘭毛芯沉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